縣(區)教體局、高新區社會管理局、仙女湖區社會事業局,市直各校園,各民辦院校:
現將《全市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專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各地各校貫徹落實情況,請及時報市教育局安全辦。
(此件主動公開)
全市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專項行動方案
近年來、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把預防青少年學生溺水作為學校安全工作重要內容,壓實責任、狠抓工作落實,織密學生人身安全保護網,取得了一定成效。為堅決防范遏制青少年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經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持續開展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江西省預防中小學生溺水管理暫行辦法》(贛府廳發[2018]18號)和省安委會《江西省預防溺水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贛安[2021]22號)精神,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從源頭化解未成年人溺水的風險。推動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強水域隱患排查治理,落實重點危險水域管理措施,督促家長履行好學生校外安全監護責任,加快構建鄉村為主、部門協作、社會參與、聯防聯控的防溺水工作格局,全面防止青少年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
二、階段劃分
專項行動從即日起,至10月31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即日-4月10日)??h區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結合實際,制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部署本地本校防溺水工作,
(二)組織實施階段(4月11日-10月8日)。各地各校廣泛開展校園防溺水教育,增強廣大師生防溺水安全意識,協調地方政府多層次、全方位開展防溺水社會宣傳,督促推動有關部門加強水域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整治轄區內重點水域安全隱患,落實巡查值守制度,防范遏制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
(三)總結提高階段(10月9日-10月31日)??h區教育部門和市直學??偨Y梳理工作經驗和特色做法,認真分析本地本校發生學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訓,形成防溺水工作總結報告,10月30日前報送市教育局安全辦。
三、重點工作
1.推動防溺水任務清單落地落實??h區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對照《2022年全省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任務清單》工作要求,結合實際,逐條分解任務、細化措施,推動防溺水各項安全措施落地落實落具體,確保工作責任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
2.加強學校防溺水安全宣傳教育。堅持教育先行,將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將防溺水安全宣教知會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家長,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雙休日、節假日、暑假期間等重點時期的宣教力度,通過背誦、默寫、集體宣誓等方式,大力普及防溺水“六不”安全知識,加強智慧救援安全教育,提高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安全意識入心入腦。要積極制作推送系列安全教育短視頻,加
大防溺水教育比重,確保人人知、人人講、人人防,強化學生主動遠離野外水域的行動自覺。
3.強化重點危險水城安全管理??h區教育行政部門發揮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辦公室作用,積極推動省安委會《江西省預防溺水管理暫行辦法》落地落實,推動縣區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壓實“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安全責任,組織專門人員定期開展水域隱患排查整治,及時設立、維修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和防護設施,認真執行水域沿岸巡邏巡查和重點地段值班值守等工作制度,確保能有效制止學生私自下水、玩水行為。
4.推進防溺水家校共育。中小學校不斷拓展家校聯系渠道,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關于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詳見附件)送到每一名學生家長的手中,嚴格執行每周推送防溺水安全提醒信息不少于1次的工作制度,發動學校老師結合“萬師訪萬家”活動,上門宣傳防溺水安全知識,提升家庭安全防范意識,督促家長履行好未成年人安全監管職責,特別是在學生外出時做到“四知”,嚴防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
5.創新防溺水安全工作舉措??h區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發揚好的經驗做法,在做好疏堵結合上下功夫,積極將游泳技能培養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和學生課后服務,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應對落水突發事件的自救能力;在推進水域管理上下功夫,推廣上饒市德安縣等地做法,會同關工委等部門發動“五老”人員和社會志愿者充實水域巡防力量,以“敲鑼打鼓”等方式警示學生不得擅自靠近野外水域;在強化群防群治上下功夫,推動地方廣泛使用標語橫幅、廣播電視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識,通過鄉村大喇叭、流動宣傳車和公益廣告等方式,增加安全宣教頻次,濃厚工作氛圍。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防溺水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彌補人防的不足。
6.嚴格執行溺水事故倒查追責機制。凡發生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的,按照“失職追責、盡職免責”原則,逐項倒查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防溺水任務清單落實情況。發生一次性死亡3人(含)以上的溺水事故的,省教育廳將組織督查;發生一次性死亡2人溺水事故的,市教育局將組織督查;發生一次死亡1人溺水事故的,由屬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督查。對學生溺水事故高發頻發的地方,各地要依據省安委會《江西省預防溺水管理暫行辦法》,以約談、督辦、免職等方式,嚴肅追究相關地區、部門和人員責任。
四、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地各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發展與安全,不斷增強做好防溺水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進一步提高站位,把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作為維護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守正創新,提升工作質量,確保工作成效,以實際行動守護青少年學生生命安全。
(二)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各地各校要指導督促家長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學生動態,加強安全教育和日常監護。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和省安委會兩個防溺水《暫行辦法》,推動地方政府、鄉村街道和水域管理部門落實防溺水安全責任,凝聚工作合力,努力降低發生學生溺水事故的風險。
(三)嚴格檢查,壓實責任。教育行政部門要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加強防溺水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落實,并加大安全事故倒查追責和警示通報力度,推動工作落實。市教育局將不定期對各地各校防溺水工作情況進行實地抽查,檢查結果作為年度學校安全穩定(平安校園建設)考評的重要依據。
附件1:關于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
附件2:防溺水一封信回執(略)
附件1
關于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
尊敬的中小學生家長朋友:
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春季以后,天氣逐漸變熱,溺水又將進入高發季,希望廣大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別是加強放學后、周末、節假日和孩子結伴外出游玩的管理。經常進行預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給孩子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斷加強孩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孩子們的避險防災和自救能力,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要重點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尋求成人幫助。
學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平安健康成長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樂!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