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決算公開目錄
1、關于2020年全市和市本級財政決算的報告
2、2020年市級對縣區轉移性支付情況
3、2020年新余市本級“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4、2020年新余市本級“三公”經費決算執行情況
5、2020年新余市本級財政總決算公開附表及說明
6、2020年新余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報告
7、2020年新余市政府舉債情況
市九屆人大七次
會議文件()
關于新余市2020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
情況與2021年全市和市級預算草案的報告
(書面)
——2021年2月日在新余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七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局長敖小忠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2020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全市和市級預算草案,根據《預算法實施條例》要求,市本級派出機構高新區、仙女湖區2020年區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區級預算草案一并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0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推進“五型”政府建設,著力打造“六個財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全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一)全市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情況
202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55.7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39.2億元,非稅收入完成16.5億元。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89.4%,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總收入增幅和稅占比均位居全省第一。分級次看:市本級完成39.4億元,同比下降0.7%;高新區完成26.7億元,同比增長3.1%;分宜縣完成25.7億元,同比增長3.1%;渝水區完成43.5億元,同比增長3.3%;仙女湖區完成20.3億元,同比增長3.3%。
2.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0.3億元,同比增長3.1%。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9.5%,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和稅占比均位居全省第一。分級次看:市本級完成20.1億元,同比下降1.9%;高新區完成13.8億元,同比增長8.0%;分宜縣完成15.0億元,同比增長12.0%;渝水區完成22.8億元,同比增長2.9%;仙女湖區完成8.6億元,同比下降5.5%。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64.6億元,同比增長4.1%。分級次看:市本級完成50.1億元,同比下降8.9%;高新區完成17.9億元,同比增長4.5%;分宜縣完成33.6億元,同比增長10.3%;渝水區完成45.1億元,同比增長14.7%;仙女湖區完成17.8億元,同比增長10.0%。
3.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74.1億元,同比增長168.9%。分級次看:市本級完成57.6億元,同比增長326.2%;高新區完成2.1億元,同比增長26.2%;分宜縣完成13.2億元,同比增長14.7%;渝水區完成1.2億元,同比增長37.8%。
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89.4億元,同比增長164.7%。分級次看:市本級完成34.4億元,同比增長207.5%;高新區完成14.2億元,同比增長154.2%;分宜縣完成20.9億元,同比增長50.4%;渝水區完成11.7億元,同比增長556.7%;仙女湖區完成8.2億元,同比增長524.5%。
(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市本級財政總收入完成39.4億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1.8%,同比下降0.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0.1億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1.9%,同比下降1.9%。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3.7億元,同比下降8.3%;非稅收入完成6.4億元,同比增長15.5%。
2020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501298萬元,同比下降8.9%。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9251萬元,同比下降3.9%;公共安全支出50835萬元,同比增長8.5%;教育支出104508萬元,同比增長16.1%;科學技術支出8152萬元,同比增長7.6%;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0407萬元,同比增長5.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3389萬元,同比下降31.7%;衛生健康支出33310萬元,同比增長43.0%;城鄉社區支出41274萬元,同比增長6.5%;農林水支出完成16144萬元,同比下降5.4%;交通運輸支出32956萬元,同比下降57.9%;住房保障支出24732萬元,同比下降26.9%;糧油物資儲備支出8781萬元、同比增長39.4%;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4851萬元、同比增長38.2%;債務付息支出20385萬元、同比增長0.4%。
2.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575741萬元,同比增長326.2%,主要是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增長384.6%。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64855萬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983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3568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3850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460萬元。
2020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344216萬元,同比增長207.5%,主要是國有土地出讓支出增長408.9%。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征地拆遷和補償支出127038萬元、棚戶區改造支出124109萬元、其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安排的支出6063萬元、城市公共設施支出927萬元、城市環境衛生支出1196萬元、其他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安排的支出733萬元、污水處理費安排的支出3179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66674萬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2255萬元、債務付息支出11850萬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2670萬元,其中:產權轉讓收入2500萬元、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70萬元。
2020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完成63萬元,均為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10144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5115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收入69843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83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11594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3509萬元。
2020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完成97220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7197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支出52547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支出10713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6763萬元。
(三)高新區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高新區財政總收入完成266672萬元,同比增長3.1%,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54161萬元,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為9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7970萬元,同比增長8%,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25459萬元,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為90.9%。
2020年高新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79871萬元,同比增長4.5%。支出項目完成情況: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977萬元、公共安全支出989萬元、教育支出14327萬元、科學技術支出1909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87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624萬元、衛生健康支出4382萬元、節能環保支出1250萬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8154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15137萬元、交通運輸支出269萬元、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61394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74萬元、金融支出1272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109萬元、住房保障支出3939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989萬元、債務付息支出5776萬元、其他支出13萬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高新區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0663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9005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498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1160萬元。
2020年高新區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41757萬元,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7萬元、城鄉社區支出99783萬元、其他支出39737萬元、債務付息支出1930萬元、債務發行費用支出60萬元。
3.社?;痤A算執行情況
2020年高新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完成23795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8516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657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9922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700萬元。
2020年高新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完成16780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696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360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7981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1743萬元。
(四)仙女湖區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仙女湖區財政總收入完成203127萬元,同比增長3.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96723萬元,稅收占比達96.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6290萬元,同比下降5.5%,其中:稅收收入完成79886萬元,稅收占比達92.6%。
2020年仙女湖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77924萬元,同比增加16177萬元,增長10.0%。支出項目完成情況: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531萬元、公共安全支出1687萬元、教育支出16750萬元、科學技術支出214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6400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251萬元、衛生健康支出10135萬元、節能環保支出8195萬元、城鄉社區支出18677萬元、農林水支出17240萬元、交通運輸支出1269萬元、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8831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357萬元、金融支出135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4萬元、住房保障支出2206萬元、糧油物資儲備支出55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1275萬元、債務付息支出6173萬元、債務發行費用支出70萬元、其他支出469萬元、同比增長149.5%。
2.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仙女湖區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2049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40880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39000萬元,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864萬元。
3.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仙女湖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14153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76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562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7774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55萬元。
2020年仙女湖區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10909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129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68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5915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180萬元。
二、2020年市本級財政主要工作
2020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極為不易的一年,面對持續下行的宏觀經濟形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力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等多重減收因素,財政工作面臨的困難之多、挑戰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前,全市財政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府的監督支持下,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財政貢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傮w概況為六個“千方百計”:
(一)千方百計保障疫情防控需要,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疫情的嚴峻挑戰,全市財政系統聞令而動、及時響應、果斷應對,全力以赴支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成立應急響應指揮組,制定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資金撥付綠色通道,累計撥付疫情防控經費2.4億元,落實5500萬元國開行防疫貸資金使用清單;制定《新余市促進有序復工復產央行再貸款專用額度貸款貼息管理辦法》,整合財政資金1000萬元對貸款主體給予補貼,貼息資金383.11萬元,500余家企業受益。積極發揮財政資金桿杠作用,發放電子消費券共計930萬元,拉動消費5000萬元,有效激發市場活力。
(二)千方百計抓好組織收入工作,有效應對疫情沖擊。2020年,我市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加強調度,努力克服一季度收入斷崖式下滑的風險挑戰。全年財政總收入增幅、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稅收占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四項指標均居全省設區市第一位,其中:稅收占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連續3年居全省設區市第一位。202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55.7億元、同比增長2.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0.3億元、同比增長3.1%,分別超過全省平均增幅1和2.3個百分點;稅收占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9.4%和79.5%,分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9.3和11.6個百分點。
(三)千方百計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助推經濟發展。一是支持實體經濟減負。兌現12個領域“三十條”政策資金1.32億元,全面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全年全市新增減稅7.37億元。對標對表完成對國家明令取消、停征、免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以及降低收費標準的非稅項目清理工作。二是加強產業發展資金扶持。“財園信貸通”獲貸總額累計13.77億元,同比增長53.52%,惠及346戶中小微企業;完成“財政惠農信貸通”信貸任務2.82億元;“科貸通”為13戶中小型科技企業發放貸款3757萬元,累計為72戶企業發放貸款24057萬元。三是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圍繞全市重點工程,加大資金籌集力度,爭取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7.84億元,市本級財政安排支付工程款1.43億元,下達12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項目獎勵資金4663萬元。四是落實直達資金機制。按照直達資金管理要求,當好“過路財神”又不當“甩手掌柜”,全年10.95億元直達及參照直達管理資金全部在規定時間內分配下達,直接惠企利民。
(四)千方百計落實三保各項政策,持續改進社會民生。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籌集資金超過15億元確保50件民生實事圓滿完成。一是大力支持發展公平優質教育。全市教育支出25.7億元,增長8.8%;市本級教育支出10.45億元,增長16.07%。積極籌措校建資金2.3億元化解大班額和大校額。安排“小荷工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經費1154.55萬元,全市農村義務教育受益學生達11364人;安排“水花行動”培訓經費177.28萬元,培訓各年級學生4432人。二是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籌集市本級職業年金單位繳費部分3.2億元。全年下達社保補助資金14.3億元。安排農村“黨建+頤養之家”運行補貼800萬元、縣區配套800萬元,補助服務站點736個,惠及入家老年人10309人。三是補齊住房保障短板。繼續做好房地產去庫存補貼發放工作,參加集中購買去庫存的開發企業達117戶,已備案銷售去庫存房屋12116套,面積139.4萬平米,已審核、發放補貼11057套,面積127.96萬平米,補貼款38392萬元。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力度,2020年爭取中央財政保障性住房專項補助我市1.76億元。
(五)千方百計統籌各類財政資源,支持打贏三大戰役。一是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將政府債務管理納入績效考核,按照“化、轉、留、注、開、控、爭、創”的八字方針做好存量債務化解工作,加大土地市場盤活力度,實現土地出讓收入72.18億元,超額完成全年化解56.53億元的目標任務,實現債務風險由“橙”變“黃”,風險等級下降一個檔次,達到全省平均水平。順利完成村級債務化解工作。二是大力支持脫貧攻堅。多渠道籌集財政扶貧資金,全市共籌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3525萬元,其中產業扶貧10227萬元,占比75.62%。完善財政支農保障機制,統籌整合涉農資金9173萬元,爭取上級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資金3349萬元、水利建設補助資金11191萬元。持續做好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工作,全市開展扶貧資金績效自評項目90個,資金12988萬元,自評率達100%。加大教育扶貧投入,發放各類教育扶貧資金7555.62萬元,受益人數達10.47萬人次。三是積極支持污染防治。全年爭取中央、省級生態環保資金1.859億元,重點用于飲用水源保護、大氣污染防治,持續推動仙女湖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和孔目江流域治理項目實施。支持做好環保監測機構垂直管理改革。
(六)千方百計加大內部挖潛力度,提升財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開展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以省審計廳開展的財政存量資金審計為契機,部署全面開展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工作,全面貫徹落實《新余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新余市市直部門財政存量資金定期清理工作實施方案〉〈新余市市直部門實有賬戶資金清理工作方案〉〈新余市市本級財政對外借款清收工作實施方案〉等三個文件的通知》(余府辦發〔2020〕31號)文件精神,對兩年以上的結轉結余資金一律統籌收回,在2019年對三年以上結余結轉資金清理的基礎上,2020年對結轉結余兩年以上的資金進行了清理,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共收回存量資金3.89億元,統籌使用2.4億元。二是抓好財政對外借款清收。按照(余府辦發〔2020〕31號)部署,成立了清收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面做好前期各項工作,對市本級財政現有對外借款進行全面摸排,明確債權債務主體,借款的具體期限和還款約定,落實借款清收責任,制定清收計劃,指定專人負責,建立相關臺賬,加強后續管理。2019年末,市本級財政對外借款余額47849.19萬元,截至2020年底,已清理收回7254.13萬元。三是全面強化財政資金監管。開展全市財政資安全隱患大排查大督查專項行動,堵塞財政資金支付風險漏洞。積極做好政府性資金存儲管理整改和完善工作。重新調整市本級基本建設中央、省級預算資金審核撥付流程。組織對市直教育系統31個單位進行年度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五年來,全市財政改革發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財政綜合實力逐漸增強,積極的財政政策全面落實,財政保障更加精準有力,財政公共屬性充分彰顯,財政治理效能顯著提升,開創了財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局面。高質量發展方面,整個“十三五”期間,財政總收入完成733.7億元,其中稅收收入完成616.6億元,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到84.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23億元,其中稅收收入完成307億元,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2.6%;2018-2020連續三年稅收占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居全省設區市第一位。防風險方面,著力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前瞻性地開展了存量債務化解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做到了平息“險事”,全市存量政府債務全部轉化為政府債券,相比市場化融資年度節約利息支出超過7億元,爭取新增債券超過70億元,年度節約資金成本超過2.5億元,全市全口徑債務率相比最高峰下降了近190個百分點,債務風險等級由“紅”變“黃”,下降兩個等級;金融風險方面,支持金融企業化解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率由2016年最高峰的12.1%降至1.7%,為近年來最低水平。惠民生方面,“十三五”期間民生支出達到532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到72.5%;實現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基本醫保、城鄉義務教育免學雜費和貧困生資助、城鄉困難群眾低?!叭采w”,基層組織運轉保障、城鎮貧困家庭學生補助、重大疾病救治等多項工作有特色有影響。促改革方面,預算管理更加科學規范,四套預算全部提交人大審議,預決算公開深入推進,零基預算順利推開,績效管理全面實施;稅制改革不斷提速,營改增圓滿完成,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大幅減少,市級涉企收費項目清零;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進一步規范,初步形成債務監督管理制度框架和風險防控體系;財政內控制度體系不斷健全,政府采購、非稅收入電子化收繳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政府性資金存放管理不斷規范。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財政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指導,得益于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熱忱關心和鼎力支持,是全市人民齊心協力、團結拼搏的結果。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全市財政運行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重點稅源企業波動大;傳統產業復蘇仍然面臨重重困難,新興稅源培養與壯大緩慢;財政資金的監管和使用效益還需加強,有的部門和項目資金沉淀仍然較多,預算績效管理亟需加強;可償債財力不足,存量債務化解任務艱巨;可用財力增長緩慢,剛性支出不斷攀升,財政平衡難度加大;財政監督作用還不明顯,財政各項管理制度還需健全,推進財政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等等。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與全市各級各部門一道,高度重視,完善措施,逐步解決。
三、2021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
市委八屆十二次全會從當前我市發展實情出發,作出了6個統籌和打好6大戰役的安排,為做好全市財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全市財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推動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加大優化支出結構力度,全面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風險防范管理,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控,加快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和市委八屆十二次全會,為做好“十四五”財政改革發展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為此,我們要知重負重、起而行之,科學謀劃好“十四五”時期全市財政工作。整體看,要著重處理好“五對關系”:一是保持收入“質”與“量”的平衡;二是加強稅源“增”與“減”的銜接;三是抓好土地市場“盤”與“收”的規劃;四是落實支出“?!迸c“壓”的優化;五是做好債務“化”與“防”的統一。
(一)全市收入預算安排
2021年全市財政總收入預算安排同比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比增長6%左右。
(二)市本級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受新鋼公司稅收影響,市本級財政總收入預算安排356000萬元,同比下降9.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84912萬元,同口徑比下降7.8%,其中:稅收收入安排296000萬元、非稅收入安排60000萬元。按2021年省與市縣收入劃分體制改革新口徑測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64664萬元,同比下降18.1%,其中:稅收收入安排104664萬元、非稅收入安排60000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加上省提前下達補助、稅收返還、各項結算補助、下級上解等,減去提前補助下級支出、上解上級支出等,2021年市本級預算收入合計288364萬元,相應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8364萬元,另上年結轉形成下年支出72356萬元、2021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計360720萬元,比2020年減少43683萬元,下降10.8%。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含提前下達新增一般債務限額,2021年尚未收到提前批次新增債券;一次性補繳職業年金單位負擔部分2020年已完成,2021年不需安排補繳支出等原因。
支出預算分科目具體情況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8655萬元、公共安全支出53243萬元、教育支出80505萬元、科學技術支出2775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9204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2312萬元、衛生健康支出11669萬元、節能環保支出7139萬元、城鄉社區支出29970萬元、農林水支出18659萬元、交通運輸支出4626萬元、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13809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827萬元、金融支出171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3082萬元、住房保障支出6785萬元、糧油物資儲備支出3166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4923萬元、債務付息支出9000萬元、預備費3000萬元、其他支出27200萬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21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308777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00000萬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077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3500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3200萬元。
2021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193427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180000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安排的支出3500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安排的支出3200萬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2727萬元、債務付息支出4000萬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21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4600萬元,均為利潤收入。
2021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301萬元。其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及改革成本支出151萬元、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50萬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省級統收統支、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市級統收統支。根據政策調整,2021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安排204999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4554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收入80398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88260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7524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4263萬元。
2021年市本級社?;鹬С?83040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9016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支出64834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76815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支出9160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3215萬元。
(三)高新區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21年高新區財政總收入預算安排300800萬元,同比增長12.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54377萬元,同口徑比增長12%,其中:稅收收入139877萬元、非稅收入14500萬元。按2021年全省稅收收入劃分體制改革新口徑測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34391萬元,同比下降2.6%,其中:稅收收入安排119891萬元、非稅收入安排14500萬元。
上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結合上級各項固定補助、轉移支付補助、結余及體制上劃、上解上級支出等因素,根據收支平衡原則,2021年高新區共安排支出153990萬元,比2020年預算調整數減少16889萬元,下降9.88%。
具體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648萬元、公共安全支出1843萬元、教育支出19445萬元、科學技術支出4133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624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234萬元、衛生健康支出5659萬元、節能環保支出570萬元、城鄉社區支出26143萬元、農林水支出9085萬元、交通運輸支出485萬元,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30805萬元、金融支出530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600萬元、住房保障支出5000萬元、糧油物資儲備支出500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1716萬元、預備費2000萬元、債務付息支出5270萬元、其他支出700萬元。
2.政府性基金收支預算安排情況
2021年高新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23700萬元,其中工業用地出讓價款收入為20400萬元、劃撥土地收入1500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1800萬元。
2021年高新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23700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21900萬元、污水處理費安排的支出1800萬元。
3.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已全省統收統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021年由市級統收統支,相應預算由省、市統一編制。
2021年高新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安排9285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4545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452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288萬元。
2021年高新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安排9079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4221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571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1287萬元。
(四)仙女湖區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21年仙女湖區財政總收入預算安排224500萬元,同比增長1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97175萬元,同口徑比增長12.6%。按2021年全省稅收收入劃分體制改革新口徑測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83025萬元,同比下降3.8%,其中:稅收收入安排76025萬元、非稅收入安排7000萬元。
上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結合上級各項固定補助、轉移支付補助、結余及體制上劃、上解上級支出等因素,根據收支平衡原則,2021年全區共安排支出174700萬元。具體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855萬元、公共安全支出1710萬元、教育支出17085萬元、科學技術支出150萬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6500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500萬元、衛生健康支出10500萬元、節能環保支出8200萬元、城鄉社區支出18700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18000萬元、交通運輸支出1295萬元、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54775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365萬元、金融支出138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5萬元、住房保障支出2200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1260萬元、債務付息支出6200萬元、債務發行費用支出50萬元、其他支出212萬元。
2.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21年仙女湖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安排11984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350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827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6750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57萬元。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安排11280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72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77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6750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30萬元。
四、2021年財政工作舉措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之年,做好財政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全市財政部門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市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深入把握經濟財政發展新形勢,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強部門協調、信息共享與收入調度,全力組織抓好收入,確保應收盡收,推動財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2021年財政工作將圍繞六個方面“聚焦發力”。
一要在落實積極財政政策更可持續上聚焦發力,推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一是做好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工作。深入推進“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全面落實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各類違規涉企收費整治力度,嚴控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堅決防止搞集中清欠稅收、亂收費現象,推動企業降本增效。二是抓好直達機制落實。嚴格落實中央直達資金管理辦法要求,緊扣直達資金使用范圍,統籌市級財力,按照“保運轉、?;久裆?、保重點、優結構”的原則,科學合理分配和安排使用中央直達資金。依托直達資金動態監控系統,加強直達資金日常監管和重點監控,實現直達資金全覆蓋、全鏈條監控。確保資金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把有限、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三是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優化債券投向結構,落實好擴大專項債券使用范圍等政策,加快建立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評估、遴選等工作機制,積極發揮專項債券融資成本低、作用機制直接、政策見效快等優勢,盡快擴大有效投資,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
二要在支持創新驅動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上聚焦發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一是大力支持科技創新。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優化科研經費管理,推進重點領域重大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緊扣后疫情時代全球人才流動新機遇,大力支持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等行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發揮財政投入引導作用,完善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政策措施,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二是強化科技平臺支撐。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和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抓手,深入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鼓勵引導骨干企業與科研院所共同組建科技創新平臺,推動中科院與我市共建新余創新中心。大力實施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和十大科技創新工程。支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認定工作。三是大力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做好袁河和孔目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爭取工作,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支持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推動落實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支持開展仙女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加快贛西危廢處置中心建設、推進“兩江兩區”水生態環境治理和廢氣整治。
三要在強化對新輝煌重點工作支持上聚焦發力,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一是全力支持建設新型工業強市。全方位支持市委梳理5年新輝煌275個重點事項,以大唐新余發電二期項目為龍頭,支持好配建的25萬千瓦平價光伏和煤儲基地項目,支持好中電投分宜電廠2×100萬千瓦擴建工程,支持好未來彎道超車的千億級硅灰石產業項目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建設。二是支持好新宜吉六縣轉型合作示范區建設。持續支持推進六縣基礎設施互聯、公共服務互通、產業發展互補。按照“一鎮三園”的規劃建設思路,支持在金融科技、數字經濟、建筑產業等方面精準布局,提供支持三園建設的有力財稅優惠政策,尤其要服務好投資130億元的恒大小鎮建設。三是支持抓好重點領域改革保障工作。支持扎實做好金融、政府債務、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牽頭抓好債務管理工作,力爭債務風險等級降為綠色。繼續支持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支持持續化解大班額、大校額,抓好小荷工程、水花行動、明亮行動和潤心行動。發揮天人基金作用,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
四要在支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聚焦發力,提升基本民生保障能力。一是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上持續發力。緊扣擴大內需戰略基點,重點在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施穩就業三年行動、技工就業促進計劃,幫扶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提高城鄉低保、撫恤救助、社會救助等標準。二是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上持續發力。大力調整優化教育支出結構,推動財政教育投入進一步向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教師隊伍建設傾斜,大力支持推進新冠疫苗使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三是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上持續發力。大力支持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減輕基層特別是村級組織負擔,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密切關注國內外疫情形勢,全力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所需,堅決守住疫情不反彈底線;支持優化應急管理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推進掃黑除惡長效常治,確保社會安全、百姓安寧。
五要在做好風險防范化解工作上聚焦發力,確保管控財政運行中的風險隱患。一是確保財政運行安全。嚴格按照中央、省要求,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支持渝水區做好隱性債務風險化解試點工作,爭取更多地區納入隱性債務風險化解范疇,加大對地方隱性債務化解的審核監督力度,確保債務和風險同步降低;強化地方融資平臺監管,健全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堅決防止風險累積形成系統性風險。加強對縣區“三?!鳖A算的審核,督促縣區打足“三?!鳖A算;堅決守住基層“三?!钡拙€。二是嚴防外部風險傳導。加強我市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推動地方企業財務管理從“成本費用約束”向“風險管理控制”轉變;尤其要厘清財政與平臺公司權責關系,壓實相關企業主體責任,協助有關部門加強平臺公司資金動態監控,嚴防資金鏈斷裂,有效穩妥處置化解風險;切實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嚴防金融領域風險向財政傳導。三是保障財政資金安全。嚴明財政資金支付管理職責、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強和規范銀行賬戶管理、實施預算執行動態監控、落實財政內控管理機制,保障財政資金支付規范、安全、高效。
六要在持續強化財政管理和監督上聚焦發力,進一步提升財政管理水平。一是堅持加力提效,在服務提升上求突破。要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加強財政政策和資金引導,全力保障落實“六穩”、“六?!惫ぷ?、鞏固好三大攻堅戰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重點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完善財稅部門收入協調工作機制,通過加強稅收征管、加快政府閑置資產處置等方式增加財政收入。二是立足科學精細,在效益提高上見成效。堅持嚴把支出關口、厲行勤儉節約,真正把過緊日子要求落細落小落實,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不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2021年市本級“三公”經費預算在連續8年壓縮基礎上,2021年再壓縮2.3%。加大力度壓減一般性支出,規范預算執行,加快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建立健全財政存量資金與預算安排統籌結合機制。三是突出嚴格規范,在監管提升上上水平。牢固樹立將財政監督檢查貫穿始終的理念,重點加強對民生項目、惠農補貼和扶貧資金等項目資金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資金監管“全覆蓋”到每一個環節。統籌推進相關監管平臺工作,扎實推進“三公”經費監管平臺、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系統、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人大預算審查監督網絡平臺建設工作,以財政信息化建設提升監管能力。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財政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我們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指導下,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今年財政工作任務,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扎實做好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推動我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再鑄新時代“工小美”新輝煌作出應有的貢獻!
新余市九屆人大次會議秘書處2021年2月
有關情況說明
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市本級完成50.1億元,同比下降8.9%。市本級支出下滑的主要原因:2019年環城路、區域軍民融合軍糧配送作為一次性補助項目上級轉移支付近10億元,2020年無相關一次性大額補助項目支出。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3389萬元,同比下降31.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2020年開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由全省統收統支,收支反映在省級。
3.交通運輸支出32956萬元,同比下降57.9%。交通運輸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2019年環城路一次性補助項目上級轉移支付超過8億元,2020年無相關一次性大額補助項目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24732萬元,同比下降26.9%。住房保障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2020年中央下達住房保障轉移支付相比2019年減少10853萬元。
5.2020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575741萬元,同比增長326.2%,主要是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增長384.6%。國有土地出讓金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2020年為有效應對經濟下行不利影響,加強了土地市場盤活與出讓,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增長。
6.2020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344216萬元,同比增長207.5%,主要是國有土地出讓支出增長408.9%。國有土地出讓支出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在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支出相應大幅增加。
8.市本級財政總收入預算安排356000萬元,同比下降9.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84912萬元,同口徑比下降7.8%;按2021年省與市縣收入劃分體制改革新口徑測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64664萬元,同比下降18.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預計新鋼公司2021年相比上年入庫稅收減收超過10億元,加上收入劃分體制改革影響,預計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將出現明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