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見附件。
2019年市級預算公開清單(各項目詳見附件)
01 新余市2018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全市和市級預算草案的報告
02 2019年新余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本級基本支出表
03 2019年新余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表
04 2019年新余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表
05 2019年新余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表
06 2019年新余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07 2019年新余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表
08 提前下達2019年轉移支付情況說明
09 2019年新余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表
10 2019年新余市本級社?;痤A算收支表
11 2019年新余市市級“三公”經費預算統計表
12 2019年新余市市級“三公”經費預算說明
13 2018年新余市市級一般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14 2018年新余市市級專項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15 新余市級政府2018年舉借債務情況說明
市九屆人大五次
會議文件(15)
關于新余市2018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
情況與2019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
的報告(書面)
——2019年1月10日在新余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局長 敖小忠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2018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
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面對仍然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各級財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政策性減收等諸多不利因素,充分發揮財政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促改革中的積極作用,全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一)全市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財政收入完成情況
2018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44.25億元,完成調整預算數144.2億元的100.03%,與上年持平。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6.36億元,同比下降17.5%。
總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129.71億元,同比增加21.71億元,增長20.1%;非稅收入完成15.54億元,同比減少21.59億元,下降59.8%。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89.9%,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0.9%,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兩項稅收占比均位居全省第一。
2.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6.36億元,同比下降17.5%。其中:市本級完成20.2億元,同比下降5.5%;高新區完成11.8億元,同比下降2.7%;分宜縣完成14.4億元,同比下降44.8%;渝水區完成20.7億元,同比增長7.6%;仙女湖區完成9.3億元,同比下降32.6%。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40.27億元,同比下降12.4%。其中:市本級完成42.04億元,與上年持平;高新區完成16.25億元,同比增長11.7%;分宜縣完成28.28億元,同比下降28%;渝水區完成37.53億元,同比下降10.5%;仙女湖區完成16.17億元,同比下降27.7%。
3.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9.47億元,其中:市本級完成3.38億元,高新區完成1.31億元,分宜縣完成3.03億元,渝水區完成1.74億元,仙女湖區完成0億元。
2018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19.64億元,其中:市本級完成6.92億元,高新區完成1.09億元,分宜縣完成5.14億元,渝水區完成6.35億元,仙女湖區完成0.15億元。
(二)
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市本級財政總收入完成37.6億元,同比增長14.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0.2億元,同比下降5.5%。
2018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2.04億元,與上年持平。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完成38516萬元,同比下降5.9%;公共安全支出完成48012萬元,同比增長6.6%;教育支出完成82319萬元,同比增長8.1%;科學技術支出完成7466萬元,同比增長0.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完成10398萬元,同比增長0.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完成96249萬元,同比下降8.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5023萬元,同比增長59.8%;節能環保支出7655萬元,同比增長49.9%;城鄉社區支出61624萬元,同比增長55.3%;農林水事務支出完成12765萬元,同比增長17.7%;交通運輸支出6080萬元,同比下降44.6%;住房保障支出11750萬元,同比下降26.1%。
2.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3.38億元,主要收入項目情況是: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096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278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8767萬元、彩票公益金收入567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1466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202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454萬元。
2018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6.92億元,主要支出項目情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61982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安排的支出2820萬元、污水處理費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1456萬元、彩票公益金收入安排的支出1232萬元、債務付息支出1345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340萬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944萬元,其中:股利、股息收入766萬元,投資服務企業利潤收入178萬元。
2018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完成94萬元,全部為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完成261542萬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70393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2614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4563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2193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4079萬元、生育保險基金收入1521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5106萬元。另中央財政補助收入當年下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65673萬元、機關養老保險1444萬元。
2018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完成251864萬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82772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1356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38913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支出4020萬元、生育保險基金支出1640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3163萬元。
二、市本級財政主要工作
按照市九屆人大三次會議精神,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做好財政收支、政府債務、民生保障、資金爭取、財政改革等工作,全力提升發展質量。
(一)致力于實踐新發展理念,推動財政向高質量發展。 全市各級財政部門準確把握新時代財政工作新要求,緊密結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全力以赴推動財政工作高質量發展。財政收入質量大幅提高。深入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和省巡視整改要求,按照市人代會確定的收入預算目標,下決心擠壓水分,在大力培植稅源和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綜合治稅平臺作用,全市稅收收入實現了20.1%大幅增長。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的“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和“地方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兩項指標值均位居全省第一。財政八項民生支出大幅增長。始終高度重視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2018年全市財政八項民生支出完成109.4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是78.0%,同比增加12.4億元,增長12.8%。政府債務管理更加規范。政府債務風險測算指標一般債務率、專項債務率和綜合債務率已由2014年的171.0%、59.0%、82.19%,分別降至2017年的59.9%、53.0%、41.7%,債務率呈現下降趨勢。2015年—2018年,我們累計爭取財政債券資金185.08億元,年度節約利息支出超過6億元,為城市面貌的改善和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提高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致力于優化投入方式,推動經濟向高質量轉型。圍繞市委打造“五個高地”戰略布局,用好用活財稅政策,統籌各類資金高效配置投入,確保資金用在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力量支持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全面落實《新余市促進經濟發展辦法》、支持新鋼跨越發展三十條措施、打造全球鋰電高地三十條措施等政策,促進實體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新鋼2018年實現稅收19.3億元,同比增加了9.85億元,翻了一番。扎實做好企業精準幫扶,深入推進降成本優環境行動,并整合專項資金7400萬元,用于支持企業發展。撬動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兌現沃格光電企業上市獎勵資金750萬元,增強了企業上市積極性。完善“政銀擔”合作機制,降低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利用1.7億還貸周轉金和5億元擔保資金撬動了各類金融機構貸款49.2億元,有效解決了民營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幫助企業渡過續貸難關。幫助148戶企業完成續貸30.1億元,為企業節約成本近2870萬元;為181戶企業提供擔保貸款19.11億元。此外“財園信貸通”“惠農信貸通”“出口信貸通”“科貸通”共發放貸款總額12.84億元,惠及1062戶中小微企業,平均每戶企業獲得貸款120.9萬元。同時加大財政貼息力度,全年財政安排專項貼息資金2400萬元,為34戶企業、829戶個體工商戶、2411位個人提供了貸款貼息。減稅降費措施已逐條落地。深入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升市場活力和競爭力。全市減免企業稅收23億元,減稅力度進一步加大。落實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了企業所得稅8.65億元,進一步降低了企業成本。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減免政策,取消、停征、免征及減低有關收費標準,減免企業收費近1.04億元。向上爭資穩步增長。把握國家政策導向,搶抓政策疊加機遇,全力爭取上級支持力度。2018年上級財政下達我市到位資金共計62.38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獲得上級補助資金5.2億元,資源枯竭城市獲中央、省資金2.86億元。
(三)致力于加強保障力度,推動民生向高質量改善。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通過預算優先安排、壓縮一般開支、爭取上級資金等多種方式,統籌財力,支持民生事業發展。精準扶貧資金保障到位。積極建立專項投入、統籌整合、盤活存量、金融扶持“四位一體”的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機制。2018年全市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94億元。全市37個鄉鎮409個行政村實現了頤養之家全覆蓋。建立了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實現了對財政扶貧資金預算安排、績效目標、支付環節的全流程、鏈條式動態監管。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大幅提高。堅持民生支出只增不降的原則,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全市教育、醫療、社保等支出依然保持增長,醫療保險改革、特困人員提標等政策得到充足的資金保障。同時,市財政直接籌措了1.2億元資金,保證了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和一中、四中教學樓建設等40件民生實事的資金需要。就業政策得到有效落實。2018年市本級撥付1710.36萬元資金用于就業創業,共培訓2998人次,為3299人提供就業創業補貼。居民住房保障得到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獲得上級補助資金5.19億元,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3186戶、626.04萬元。繼續落實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已審核發放補貼9734套,面積111.35平方米,補貼款2.5億元。
(四)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服務向高質量提升。創新理財聚財新理念、新思路,加強財政科學化、規范化管理。財政改革更加深入。推動了市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出臺了《新余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市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了縣區財力上解,為我市今后財政事權劃分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礎。扎實做好環境保護費改稅改革征管工作,全市實際入庫稅款2815萬元,實現了排污費向環保稅的平穩過渡。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加快。2018年首次實現了市本級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首次審核預算部門提交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方案,提高績效評價質量。首次對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公共自行車運營和智慧天網三個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開展全周期績效評價,拓展績效評價范圍,提升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服務質量和水平。財政監督檢查力度加大。扎實推進鄉鎮“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發現存在“小金庫”問題的單位76個、“小金庫”129個,共有79人接受處理,通報案件80起。政府投資項目評審成效顯著。2018年完成工程預結算評審項目169個,評審金額16.14億元,審定金額14.09億元,審減資金2.05億元,審減率12.7%。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市財政運行總體平穩,財政各項政策得到有效落實,財政改革發展取得新進展,這是市委科學決策、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及代表委員們監督指導、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市人民齊心協力、團結拼搏的結果。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運行和財政改革發展仍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與困難挑戰,主要是外部環境錯綜復雜,我市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減稅降費措施的累積效應也將給財政收入增長帶來壓力和挑戰。面對可用財力增長緩慢與剛性支出不斷攀升之間的矛盾,財政平衡難度加大。此外,市縣財政體制有待健全,爭政策爭資金工作有待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改革不夠深入,財政監督力度尚需加大。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與全市各級各部門一道,高度重視,完善措施,逐步解決。
三、2019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做好財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大二中、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精神,緊扣省委十四屆六次、七次全會和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全市收入預算安排
2019年全市財政總收入預算安排同比增長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同比增長3%左右。
(二)市本級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市本級財政總收入預算安排387450萬元,同比增長3.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204550萬元,同比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安排148950萬元,非稅收入安排55600萬元(行政事業收費與罰沒收入37380萬元、專項收入8000萬元、其他非稅收入10220萬元)。
上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省提前下達補助、稅收返還、各項結算補助、下級上解等,減去提前補助下級支出、上解上級支出等,2019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合計273462萬元,相應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3462萬元,另上年結轉形成下年支出37996萬元, 2019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計311458萬元,比2018年增加9956萬元,增長3.3%。增加主要是行政、事業單位調整工資標準增加人員機構經費。按主要支出科目看,具體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3087萬元、公共安全支出43469萬元、教育支出74512萬元、科學技術支出2607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8630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3079萬元、衛生健康支出12304萬元、節能環保支出7415萬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4023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6661萬元、交通運輸支出3642萬元、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13518萬元、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2237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1821萬元、住房保障支出9738萬元、糧油物資儲備事務支出1142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4127萬元、債務付息支出5000萬元、其他支出11446萬元、預備費 3000萬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19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53850萬元,其中: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500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667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4144萬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039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3500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1500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500萬元。
2019年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53850萬元,另上年基金結轉安排支出5000萬元,支出合計58850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44144萬元、國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1500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667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3500萬元、污水處理費收入安排支出1500萬元、彩票公益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2039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500萬元、債務付息支出5000萬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19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830萬元,收入項目為投資服務企業利潤收入和國有參股公司股息、股利收入。
2019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當年安排830萬元。其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及改革成本支出70萬元、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30萬元,轉移性支出530萬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
2019年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270586萬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87706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2848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4783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2358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4254萬元、生育保險基金收入1611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3974萬元。
2019年市本級社?;鹬С?76215萬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97928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4033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40855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支出4410萬元、生育保險基金支出1608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7381萬元。
5.市人社局機關和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部門預算收支情況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的要求,2019年重點審核市人社局機關、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部門預算草案。
市人社局機關2019年部門預算收入為757.37萬元(未含上年結轉金額),部門預算支出為757.37萬元(未含上年結轉金額)。按支出項目類別劃分:基本支出728.77萬元,占預算支出總額的96.2%;項目支出28.6萬元,占預算支出總額的3.8%。按經濟分類科目分:工資福利支出612.16萬元、商品服務支出86.5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9.41萬元、其他資本性支出20萬元、定額公用經費支出29.30萬元。按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分:行政運行613.29萬元、住房公積金50.5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支出84.17萬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9.41萬元。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2019年部門預算收入為360.21萬元(未含上年結轉金額),部門預算支出為360.21萬元(未含上年結轉金額)。按支出項目類別劃分:基本支出342.31萬元,占預算支出總額的95%;項目支出17.9萬元,占預算支出總額的5%。按經濟分類科目分:工資福利支出276.15萬元、商品和服務(日常公用)支出61.09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22.97萬元。按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分:行政運行276.6萬元、住房公積金22.8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支出37.9萬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23萬元。
以上是市人社局機關、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2018年收支預算總體情況。
四、2019年財政工作舉措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2019年主要圍繞以下七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一)
進一步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大力實施減稅降費,保持一定的支出強度,促進經濟持續平穩運行。繼續落實中央關于減稅降費的新舉措,全面落實各類稅收、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社會保險基金減負減免和優惠政策,繼續清理落實各類涉企收費,通過減稅降費,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更大活力。提升財政保障能力,提高認識站位,樹立“大財政”理念,通盤籌措政府性資源收入,做實做大做優政府財力“蛋糕”。推進市區重大項目財力統籌,盤活政府性資金、資產、資源,統籌用于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合理安排支出規模,確保機構運轉和基本民生所需經費按政策足額到位,確保重點改革發展領域支出需要,同時進一步壓縮一般消耗性開支和政策到期的項目,壓縮不急需實施的項目,集中財力辦大事。
(二)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
科學組織全年財政收入,按照本次會議通過的財政收入預算,科學合理做好收入預算分解與落實,確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標。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臨聘人員數量,按要求清理機關臨聘人員。嚴格控制預算追加,認真執行“一本預算管一年”和“無預算不支出”的規定。堅持只減不增原則,繼續壓縮公用經費支出,加強厲行節約的監督檢查,對市級預算單位會議費、出國費、公務用車購置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招待費、培訓費、辦公費等七項行政經費支出進行監督,對超過標準的預算單位實行通報。
(三)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全力支持傳統產業和新動能兩大高地發展,2019年籌集1.05億元設立支持鋼鐵、鋰電企業發展基金。統籌整合各類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資,扶持重點產業發展,帶動重大項目投資。加強總部經濟的研究、指導和規范,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市總部經濟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做好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工作,進一步搭好“銀企”橋梁,充分發揮“四通”財政金融平臺、還貸周轉金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等融資支持政策作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大力支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支持加強對金融借款、民間借貸、擔保糾紛等案件的審判和執行力度,嚴厲打擊惡意逃廢金融機構債務現象。
(四)進一步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守住底線、完善制度和突出重點的要求,統籌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力支持2019年50件民生實事的實施,努力籌集資金,確保項目早落地、早見效。大力推進脫貧攻堅,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繼續加大財力對脫貧攻堅的投入。完善財政涉農資金管理方式,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通過統籌設立就業專項資金,用于職業培訓、創業培訓、技能鑒定、公益性崗位、失業人員社會保險等創業就業扶持工作,在技能培訓、創業、就業等方面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千方百計保障和擴大就業。健全教育投入機制,積極支持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解決義務教育“大班額”問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繼續做好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合理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促進文化事業發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經費保障機制。完善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提高體育公共服務水平。
(五)
進一步深化財政體制改革。
進一步推進市與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合理確定市、縣之間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提升政府履職績效。全面實施績效管理,著力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變預算資金分配的固化格局。加強統籌整合,整合使用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美麗鄉村等資金,高度關注資金績效,避免浪費。完善土地收入分配機制,精心謀劃,做好土地一級開發,完善周邊的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土地出讓收益,增加可用財力。
(六)進一步防范財政風險。
始終繃緊財政可持續這根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兜底線、防風險的原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堅持“舉債規模與當地財政的可承受能力、償債能力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原則,從計劃源頭入手,從中長期論證財政可承受能力,盡量優先保障教育、衛生、安全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項目,防止過度舉債。加強財政專項債券爭取工作力度,做好現有的土地專項債券、棚戶區改造債券債券爭取工作,同時密切關注可能發行的其它專項債。積極償還到期政府債務,通過預算安排、資產處置等方式積極籌措償債資金,維護政府信用。
(七)進一步強化財政隊伍建設。
緊扣“五型”政府建設要求,持續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堅定不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推動財政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推動干部作風向“勇、快、實、進、聚”加快轉變。切實加強對財政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完善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制度,強化內控執行,著力織密扎牢制度籠子。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財政干部隊伍,提高干部政治素養、政治能力,強化干部專業能力,選拔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財政干部,努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面對2019年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在市政協的支持幫助下,認真貫徹落實本次大會決議,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為打造“五個高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鑄新時代“工小美”新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余市九屆人大五次會議秘書處 2019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