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我市鋼鐵產業發展的思考
沈鐵軍 張小流
新余因鋼設市、因鋼興市,鋼鐵產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一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鼎盛時期,鋼鐵產業一度占到全市GDP的70%,對財稅的貢獻達到58%;即使是在鋰電異軍突起、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的今天,鋼鐵產業仍然占據著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要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把鋼做強,支持新鋼實施數智精品戰略,打造高品質綠色鋼鐵制造基地和鋼材深加工基地。今年是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就如何推動鋼鐵產業做大做強做精,我們作了一些調研思考。
一、新余鋼鐵產業發展的基本狀況
(一)產業規模情況。已基本形成了“鐵礦石采選—煉鐵—煉鋼—軋材—鋼鐵壓延加工”較完整的產業鏈,是新余唯一產業鏈上下游較為完整、在全省形成集群優勢的產業集群,下游已基本形成“金屬制品、優特鋼帶、鋼結構,電工鋼(電機)”四大產品系列。2021年全市擁有規模以上鋼鐵企業121戶,實現營業收入1069億元(不含新鋼集團商貿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34.1%。其中,龍頭企業新鋼公司完成生鐵920萬噸、粗鋼過1000萬噸、鋼材97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070億元;經濟總量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65位,經濟效益位居鋼鐵行業前列,正式跨入千億鋼企“俱樂部”,成為全省第二家、全市第一家千億企業。
(二)產業保障情況。確立了以新鋼公司為龍頭,上中游企業融通發展的供應鏈發展戰略。出臺支持新鋼發展30條措施,建立了鋼鐵產業鏈鏈長制問題收集辦理機制,常態化助企紓困解難。新鋼公司千萬噸級的鋼鐵產量,可為下游企業提供優質充足的原料供應。新鋼設立了總規模為10億元的新余鋼鏈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引導基金,其中新鋼公司出資比例70%,市投控集團出資比例30%,作為產業招商和企業發展的融資平臺,可為產業集群內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高標準規劃建設3000畝的新鋼工業產業園,可承接配套上下游企業落戶,持續培育產業發展后備梯隊。同時,投資約百億元建設袁河航道提升工程及港口碼頭工程,可實現大宗貨物從新余碼頭通江達海,徹底扭轉新余鋼鐵產品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的劣勢。
(三)產業創新發展情況。近5年,新鋼科研研發投入超50億元,與中科院金屬所在稀土鋼、高端軸承鋼等材料研制方面達成合作;先后與寶信、華為合作,加快對傳統工序的智能化改造進程,建設“數智新鋼”。實施“兩化融合”試點示范,山龍帶鋼被列為省級“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企業。同時,積極推動鋼鐵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近年來新鋼公司在環保投入上近40億元,智能綜合料場實現了“礦入棚、煤入倉”,4.3米焦爐改造工程一期近期也將投運,已聘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啟動了碳達峰暨低碳發展專項規劃編制。
二、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布局亟待優化。新鋼公司等主要鋼鐵企業分布在市區,且鋼鐵產業大都屬重資產企業,搬遷代價較大,加之多數鋼鐵企業主要節能減排指標與國內先進水平差距較大。隨著城市更新的推進和“雙碳”戰略的實施,空間地理、環境容量等因素都將極大制約鋼鐵產業的發展。
(二)產品競爭力不強。鋼鐵產品檔次和附加值總體不高,以中厚鋼板為主,特種鋼產品比重較低;優鋼產品以優質碳素結構鋼和中低檔合金結構鋼為主,軸承鋼等高端產品還未形成規模,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及市場占有率低,且鋼產品深加工比例不高。
(三)用鋼企業工藝落后。全市用鋼企業和深加工企業規模小,加工能力不足,比較分散,缺乏集聚效應,形不成大的產業集群。而且產品結構單一,低端重復,同質化現象嚴重。同時,現有用鋼企業設施不完善,制約了企業的技術進步、高端產品的開發、生產工藝裝備亟需系統優化升級。
三、加快鋼鐵產業發展的建議
在“雙碳”背景下,鋼鐵產業轉型是大趨勢。當前,新余鋼鐵產業發展重點是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更好配套新興產業發展,以鋼鐵產業優化提升助推新余經濟轉型升級。
(一)推動鋼鐵和新能源車產業融合發展。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躍進式增長,滲透率大幅提升,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675萬輛,同比增長108%,滲透率達到8.3%,特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領銜全球,汽車向新能源化轉型步伐明顯提速。我市是全國唯一的國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是全球最大的鋰鹽加工基地,也是國內重要的鋰動力與儲能電池產業基地,且擁有行業最完備的光伏產業鏈條,具備布局發展新能車的前端優勢。目前,新鋼公司正在瞄準新能源車用領域,積極布局新能源車用電工鋼這一細分領域,提出要將新能源車用電工鋼產量做到全國前三,加上新余擁有瀚德科技、分宜驅動橋等一批汽車配件生產企業,新余引進落戶新能源車產業已具備諸多優勢。為此,建議把鋼鐵產業延伸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聯系起來謀劃,圍繞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強和中車、躍迪等的交流對接合作,形成鋼鐵、汽配、新能源汽車一體化發展的局面,全力提升我市鋼鐵和新能源車產業發展的融合度。
(二)圍繞鋼鐵產業進行上下延伸發展。向上主要發展循環產業。歐冶鏈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規劃三年內,按照智慧工廠標準,高水平建設20-30家大型區域性廢鋼加工中心基地,以合資合作運營的方式設立200-300個衛星基地。新余廢鋼加工產業排名江西省第一,在循環經濟領域合作機會多,要積極抓好對接,力爭在新余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向下重點推進用鋼產業發展。深入推進新鋼子弟雙招雙引行動,深挖新鋼子弟兵這座富礦,以新鋼工業產業園為重要基地,積極引進鋼鐵產業鏈配套項目落戶園區,吸引更多企業注冊落戶新規劃的片區,全力做大新鋼工業產業園,打造鋼鐵產業升級平臺。同時,繼續保持并擴大鋼鏈引導基金規模,作為產業招商和本地企業發展的融資平臺,扶持新鋼上下游配套企業發展。
(三)加大產業技改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全球鋼鐵行業發展的總趨勢,是以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以全產業鏈整合增強市場,以低碳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鋼鐵制造流程高效、綠色、可循環。要積極推進現有鋼鐵企業裝備大型化、現代化改造,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從而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要加快鋼鐵產業綠色化改造,全面推進鋼鐵工業節能減排,加強和完善鋼鐵綜合利用,提高“三廢”綜合治理和利用水平。當前,我們正全力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產業數字化是大勢所趨。要加快鋼鐵產業云平臺建設,利用數字產業優勢,將工業布局、人才體系、金融服務、各種實驗室、研發創新、倉儲物流運輸、產業延鏈補鏈、招商引資、檢測檢驗等眾多平臺,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連接起來,建立鋼鐵產業云平臺,實現全市資源共享、數據共享。
(作者單位: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市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