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余”那得“親”如許為有金融活水來
——關于進一步打好金融組合拳助力優化全市營商環境的思考建議
黃小芳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將“努力實現一流的營商環境”列入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總體要求,提出要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2月7日全省深化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推進會上,易煉紅書記進一步強調,要以第一等的站位,讓營商環境更加暖心、爽心。
新余作為區域小市,構建更加“親”“清”的營商環境,既是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應有之義,也是城市的生命線所在,而其中的金融營商環境更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金融引擎作用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能力不斷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卓有成效,企業上市掛牌成果豐碩,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穩健妥善,為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十四五”良好開局貢獻了應有力量。然而必須清醒看到,受疫情反復影響,宏觀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的下行壓力和困難依然不小,金融領域結構性機制性矛盾依然凸顯,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較為突出,對我市金融轉型發展帶來較大壓力。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非法集資痼疾長期存在。近年來,非法集資案件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和重大隱患,多次引輿情矛盾,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如近年來我市非吸金額最大的國商信聯(信達)案,總量資金達25億元,未到期需兌付9929筆10.53億元,盡管持續保持高壓清退態勢,但截至目前,新余未兌付存量資金仍有約3.39億(凈債權),涉及3374人。
(二)重點產業集聚效應不強。在近期公布的全省民企百強中,同為四小市的鷹潭有11家,我市只有1家,存在顯著的重點行業產業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問題。如以鋼鐵行業為主的制造業貸款連續七年出現下降,從2013年的177.19億元下降至2020年的110.47億元。同時全市工業企業預期融資情況指數48.82%,連續下降;固定資產投資情況指數51.95%,較同期下降了3.45個百分點,投資意愿下滑明顯。
(三)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大。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成本高企,且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等影響,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如銀行機構推廣小微客戶融資服務平臺時,雖為4616戶企業發放貸款236.8億元,但需求滿足度增幅只有1.82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12月末,我市存貸比僅為80.94%,低于全省存貸比17.93個百分點,列全省第十、四小地市第四。
(四)股改上市企業后勁不足。一是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資源不足。截至2021年底,同為四小地市的萍鄉為47家,而我市僅33家,上饒166家(全省數量最多)。二是我市高新企業數量偏少。2020年,四小地市中萍鄉高新企業數量為225家,我市僅200家。三是“專精特新”企業數量較少。2020年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中,萍鄉為52家,我市僅17家。
三、問題分析及工作思路
當前,我市金融領域主要存在的上述問題表明:一是在市場環境方面,秩序還不夠規范;二是在市場主體方面,活力還不夠澎湃;三是在服務對接方面,惠企還不夠普惠;四是在企業培育方面,成長還不夠快速。要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處處體現營商環境”的理念,一刻不停、寸勁不懈地推進落實,讓我市營商環境的成色更足,工小美的名片更亮,確保將新余打造成為企業發展的沃土、企業家成長的搖籃。
四、下一步舉措建議
一、以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為抓手,厲行風險防范處置,讓市場環境更為優良。一是開展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摸底排查工作,對重點樓宇、商戶經營密集的主干道開展“掃樓”“凈街”排查整治工作,確保全年實現排查企業2000家以上,力爭新發非吸案件數較2021年下降50%。二是做好重大案件督促辦理工作。密切關注國商信聯案省內和全國的發展態勢,爭取最大限度挽回投資人損失;同時,將推進大案要案處置、陳案積案化解擺在防范和處置工作的突出位置,確保實現2018年前陳案處置完結100%,2018-2020年陳案處置完結率50%的目標任務。三是開展常態化宣傳防范非法集資公益活動,會同公安、市場、銀保監等單位聯合舉辦大型宣講不低于4場,力爭實現全市各類深度受訓人員20000人次目標。
二、以加大信貸投放為重點,發揮金融引擎作用,讓市場主體更具活力。一是切實用好經濟逆周期調節工具,落實好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省人行金融研究中心建議我市下一步工作重點應集中于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實際貸款利率水平,以此實現普惠小微貸款達到“兩增兩控”目標,力爭“險資入余”5億元;保費收入達到31億元。二是按照“一企一策、一項一策”原則主動上門對接,進一步會同銀保監、財政等部門,密切對接國開、農發等政策性銀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對接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給予更充裕的信用額度,努力完成新增本外幣各項貸款160億元,制造業貸款新增20億元的目標任務。三要進一步運用好激勵機制,協調人行、銀保監等將貸款余額、存貸比、制造業貸款、普惠貸款、貸款利率等作為貢獻度指標納入財政性資金招標,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和優化信貸結構。
三、以立體式政銀企對接為切入,構建一站式服務平臺,讓紅利釋放更顯高效。一是進一步搭建完善企業訴求收集、辦理、調度平臺,挖掘“全面降準”政策所釋放信貸額度,積極爭取央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4000億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農支小再貸款等政策,力爭明年新增綠色信貸50億元和我市地方銀擔批量“普惠?!碑a品覆蓋率倍增目標。二是常態化落實政銀企圓桌會議制度,探索建立“駐企金融聯絡員”“駐企金融特派員”等機制,用足用好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及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政策及大數據、國家融資擔保分擔機制等。三是不斷強化“店小二”服務,及時幫助中小微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支持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加快科技賦能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更好解決“三農”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問題。
四、以保姆式上市輔導為載體,打造“遍地紅”的氛圍,讓企業成長更加順利。一是全程培育,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輔導體系,持續跟進新華新材料、贛鋒鋰電分拆上市和億鉑電子、增鑫科技首發上市及智鋰科技等企業北交所上市進程,盡快推動美天科技、盛泰光學、博迅汽車等重點企業做好上市規劃,開辟綠色通道解決所涉項目申報、立項、環評及出具合規證明等問題;二是充分激發企業上市的內生動力,通過多渠道展示上市公司財富增值、社會地位提升的示范效應,激發企業主動上市熱情。去年以來,通過持續組織企業場外游學、對接資本市場專題培訓及深度調研上市公司等方式,順利實現了多家企業在思想上由“要我上市”向“我要上市”轉變,如玉兔新材、智鋰科技等企業負責人均表示,將積極主動擁抱資本市場,充分享受“北交所”政策紅利,搶占上市“黃金期”。三是跟蹤掌握相關政策推行效果,切實為企業提供資金助力。根據本地實際并結合資本市場新政,修訂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措施,如可考慮在現有境內、境外上市分別獎勵1500萬元、1200萬元,完成股改并在“新四板”掛牌獎勵達90萬元,完成“新三板”掛牌獎勵達180萬元等標準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獎勵標準,最大限度減少上市綜合成本,以此力推2022年完成新增1家上市、1家上市申報、1家輔導備案、5家規范股改、80億元直接融資的目標任務,全面營造企業上市遍地紅、資本市場板板紅的熱烈氛圍。
(作者單位: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