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政務公開>政府公報>2022年>第2期(總第66期)>市政府辦公室文件

                                              新余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扎實做好2022年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

                                              余府辦發〔2022〕4號

                                              訪問量: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糧食生產工作決策部署,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力以赴做好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贛府廳發〔2202〕7號)有關要求,扎實做好2022年全市糧食生產工作,確保糧食面積和產量穩定,不折不扣完成今年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各項目標任務,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堅持底線思維,毫不放松糧食生產

                                              1.壓實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各地、各部門要深刻理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意義,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提出的“鞏固江西糧食主產區地位,抓好糧食生產”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深化認識、提高站位,始終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為鞏固江西糧食生產主產區地位做出更多貢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要求,建立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糧食安全責任制,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糧食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行業或領域內的糧食安全工作負責。各地要增強政治責任感,努力做到多種一季是一季,多種一畝是一畝,多產一斤是一斤,確保不折不扣完成目標任務。

                                              2.健全糧食生產工作機制。及時制定抓好本地糧食生產工作舉措,盡早盡快向基層傳達穩糧抓糧的強烈信號,指導基層抓緊抓牢抓實糧食生產。發揮好責任包干、代耕代種、駐點幫扶、督促指導等有效工作機制作用,協調解決糧食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落實糧食生產扶持舉措,形成穩糧工作合力。及時開展產量調查,確保糧食作物面積、產量全面統計到位,如實客觀反映我市糧食作物生產情況。

                                              3.落實糧食目標任務。各地要緊盯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確保完成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53.34萬畝以上、總產11.27億斤以上(詳見附件)的目標任務。在全力以赴抓好早稻生產的同時,千方百計穩定雙季稻種植,堅決杜絕為完成任務一種了之,只種不管,套取補貼等現象,確保早稻面積54.2萬畝以上、雙季稻面積穩定在127.2萬畝以上。因地制宜引導農民擴種薯類、玉米等糧食作物,作為糧食面積和產量的有效補充。認真做好逐級登記造冊,建立糧食生產任務落實情況臺賬。

                                              4.強化穩糧政策措施。落實支持雙季稻生產政策,統籌用好土地出讓收入支持糧食生產,在嚴格落實中央、省級糧食支持政策的同時,產糧大縣要安排20%以上的產糧大縣獎勵資金,非產糧大縣也要安排一定的資金,直接用于發展糧食生產。按照“政策保本、經營增效”的原則,縣鄉兩級要在往年早稻獎補政策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加大獎補力度,充分調動糧農種糧積極性。市財政安排部分資金用于獎補完成早稻生產任務的鄉鎮和表彰種糧大戶。發改、供銷等部門,做好農資供需情況監測調度和調劑調運,重點落實供銷系統企業實行保本零利潤銷售化肥,安排5000噸化肥由供銷社系統企業以動態出廠價直供給種糧大戶和基層直銷網點,財政補貼運費、裝卸費、倉儲費等中間費用,減輕農民負擔。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補貼資金兌付,全面落實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及時謀劃倉容和資金籌備,及時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縣(區)政府(管委會)嚴格落實衛生不達標糧食收購處置主體責任,達標糧和衛生不達標糧同步收購,做到應檢盡檢,應收盡收。國有糧食企業加強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現場服務,讓售糧農民交“明白糧、放心糧”,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創新適合糧食規模經營主體的金融信貸產品,拓寬糧食生產的貸款渠道。實現水稻完全成本保險產糧大縣全覆蓋,進一步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督促水稻保險承保機構建立健全自然災害快速響應機制,推動水稻保險精準承保、精準理賠。

                                              5.夯實糧食生產基礎。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規定時間節點完成2021年度13.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全面推進2022年度5.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引導農民通過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措施,培肥耕地地力,確保耕地可持續利用。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壓實壓緊拋荒地治理屬地責任,推進有條件的拋荒地全面恢復耕種,鼓勵和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統一流轉拋荒地給龍頭企業、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耕種。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安全利用技術措施,以縣為單位全面推進落實,嚴格管控類耕地,嚴禁種植水稻及其他食用農產品。合理安排、科學調度水庫蓄水和用水,保障農業生產用水。及時維修損壞的溝渠、電排站,對需要新建溝渠、電排站的村委給予大力支持。

                                              6.加強農資供應和市場監管。加強種子市場價格和供求數量監測工作,及時掌握種子市場行情,提高市場調控能力,確保水稻供種需求。做好化肥等農資生產儲備調運,擴大儲備規模,優化投放機制,促進保供穩價。進一步加大農資市場執法力度,適時開展農資打假,組織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破壞市場秩序、侵害農民利益等違法行為。

                                              7.強化糧食安全考核。突出糧食安全考核“指揮棒”作用,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高質量發展考核,提高糧食面積和產量在全市農業農村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對早稻的考核力度,突出對穩定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硬約束。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將考核結果作為對縣區、鄉鎮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并與農業項目、糧食生產方面的獎勵資金等安排掛鉤,激勵各地提高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二、強化科技服務,提升糧食單產水平

                                              8.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強化糧食生產科技支撐,大力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選育綠色優質新品種,加大力度推廣水稻“三控”綠色節本增效、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等一批農業主推技術模式,以及早稻早播早育、優質晚稻早種、增施穗粒肥、冬閑田翻耕等單項技術,著力提升糧食單產水平。調優早稻品種結構,優化集成推廣稻油輪作、稻薯輪作及其他“水稻+”技術模式。大力推進早稻集中育秧,抓好集中育秧示范點建設。深入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新建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大力推廣機插、機拋、機防、機烘等農機化集成技術。推廣糧食機收減損技術應用。各地要組織精兵強將到點到田,開展糧食生產技術服務,指導建立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促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技融合。

                                              9.科學開展防災減災。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科學推進農業防災減災,強化農情災情調度,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重大農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適時啟動應急響應,提前做好防范準備,推進科學防災減災,切實降低災害損失。加強“兩遷”害蟲等水稻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病蟲信息,制定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適時開展應急防治、統防統治,堅決遏制病蟲暴發流行,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加強水資源監控調度,加大重要農事季節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度,切實降低災害損失。

                                              10.推進社會化服務。培育發展農機、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發展耕、種、收、防、烘、儲、加工、銷售等全程社會化服務。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通過代耕代種、代育代插、聯耕聯種、土地托管等形式,開展糧食耕種社會化服務,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產業有效對接。認真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推廣工廠化集中育秧、無人機飛防植保、糧食烘干加工等農機作業新技術,解決好糧食生產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痛點、堵點等問題。

                                              三、提高經營水平,促進稻米提質增效

                                              11.推進優質稻擴面提質。開展好“中國好糧油”行動和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范行動,著力調優糧食品種結構,積極發展優質稻種植,擴大優質稻比重,提高種植效益。在保證水稻播種面積穩定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優質稻種植,引導擴大優質稻比重,按照“提品質、優結構、樹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充分挖掘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建設一批產品綠色優質、產業融合緊密、種植效益高的優質稻生產基地。大力推廣“稻-油”、“稻-稻-油”、“稻-藥”種植模式,推進水稻種植高質高效發展。

                                              12.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土地經營權有序規范流轉,扶持發展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重點培育50畝以上種糧大戶為主體的新型職業農民,著力打造一支“有技能、懂管理、善經營”的青壯年種糧隊伍。

                                              13.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多種糧、種好糧。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供銷合作社等各類主體大力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開展訂單農業、加工物流、產品營銷等,提高種糧綜合收益。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與小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系,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龍頭企業建設加工示范基地,開展稻米精深加工,促進稻米轉化增值。加強市場營銷,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推行“農產品基地+電商企業+城市終端配送”營銷模式。鼓勵利用淘寶、京東、抖音、快手、微信小程序等新媒體,開展互動推廣、直播帶貨。加快發展“社區直銷”“農超對接”“基地直采”“代理配送”等新型交易方式,不斷拓寬市場銷售渠道。

                                              附件

                                              2022年新余市糧食及早稻生產目標任務表

                                              縣(區)

                                              糧食面積

                                              (萬畝)

                                              糧食產量(億斤)

                                              早稻面積(萬畝)

                                              渝水區

                                              79.29

                                              5.78

                                              32.14

                                              分宜縣

                                              44

                                              3.2

                                              11

                                              高新區

                                              15.80

                                              1.23

                                              5.62

                                              仙女湖區

                                              14.25

                                              1.06

                                              5.44

                                              153.34

                                              11.27

                                              54.2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 關懷版 黄片一级片